会议中心党工团干部赴井冈山参观纪实

日期:2012-08-20 信息来源:会议中心党总支
 

    8月7日至11日,会议中心党总支、工会和共青团部分干部共计11人赴井冈山进行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井冈山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她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到达井冈山的当日下午,大家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北山革命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很多,其中历史原件有860多件。珍贵文物中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大量历史资料全面详实地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

    北山革命烈士陵园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四大部分组成。近4万名革命先烈的墙上墓碑,19尊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的雕像,约140块弘扬革命精神的碑石,都在向世人传递着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第二日清晨,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沿着峭壁千仞、蜿蜒崎岖的山路,大家爬上黄洋界哨口工事,站在当年阻击敌人的战壕阵地遗址边,在曾经炮声隆隆的战炮旁,在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前,仿佛看到当年的战事。就在这里,毛主席曾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就在这里,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依靠群众创奇迹的黄洋界保卫战,为打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彰显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当时物资缺乏、军事力量简陋的恶劣条件下,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开拓性地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紧紧扎根农村,依靠并引领当地群众,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国民党的数个团的进攻,取得了辉煌战绩,保卫了井冈山。

    离开黄洋界哨口遗址,我们继续前往大井村朱德、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和无名烈士墓,最后参观了红军造币厂遗址。在这里我们呼吸着山间清新的伴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在当年毛主席、朱德指导红军操练的“两枯两荣”的红豆杉树和柞树下,在毛主席、朱德曾经居住的房屋里,在当年毛主席批阅文件和读书时坐的石头旁,在小井红军医院的角角落落里,在当年红军造币厂用过的制币工具前,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当年红军艰苦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刻理解了井冈山这块险要崎岖的土地是怎样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

    在短暂的参观考察学习过程中,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各自对井冈山精神的不同理解,对共产党员如何紧紧扎根群众、信赖群众智慧,依靠群众支持、处处做群众的行动表率,以群众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来制定政策等方面,一行人都有着深刻的感受。

    旅行中,中心党总支孙战龙书记号召大家根据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此次井冈山参观心得感受,联系实际工作提升“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的境界,深刻思考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创一流会议中心”,认真准备即将召开的会议中心2012年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