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心“劳动教育讲师团” 荣获全国教育后勤系统“最美后勤人”称号

日期:2024-08-01 信息来源:会议中心
 

  日前,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公布全国教育后勤系统2023年度“最美后勤人”名单,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劳动教育讲师团”入选。7月30日,颁奖仪式在吉林长春举行,勺园西餐厅厨师长崔江胜作为讲师团代表领奖。这是继讲师团获得2023年求实奖教金最美服务团队后,再次获得荣誉表彰,也标志着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近年来覆盖图书出版、活动组织、慕课录制在内的劳动育人实践创新在高校系统获得重视与认可。

 获奖证书

  会议中心“劳动教育讲师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也强调,要持续优化育人生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学校教务部、教务长办公室等部门及相关院系支持下,会议中心结合学生群体认知规律、后勤队伍人员实际,在明确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由传授劳动技能到传递劳动精神,形成了富有北大特色的教育样本,以实践证明后勤人同样可以走上讲台,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特殊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书《劳动最光荣——燕园里奋斗者的故事》

“新时代奋斗者情景故事会”讲述现场

  2021年底会议中心启动出版《劳动最光荣——燕园里奋斗者的故事》,从中精心挑选了10名不同岗位、不同成长经历的员工代表,于2022年5月推出“新时代奋斗者情景故事会”活动,并纳入学校“劳动月”整体计划。活动突出沉浸式、互动式,将课堂设在餐厅、会场等一线工作环境,以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向学生讲述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成长成才的人生经历。两年来,已累计举办30余场、覆盖17个院系、近600名师生,2023年5月《中国青年报》以一个整版就北京大学打造“劳动教育思政课”进行报道。

  慕课录制现场

  2023年,教育资源由线下延伸至线上,作为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会议中心与教务部联合制作推出了“新时代劳动者十讲”慕课,计为劳动教育32学时中8个学时,这是后勤员工首次正式登上讲台。慕课录制采用工作实景拍摄与影棚片段录制相结合的呈现形式,主讲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紧扣学生学习成长关心具体问题,以讲故事方式分享劳动心得,并有针对性设置课后讨论题,启发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奋斗的劳动精神。课程上线半年来已有近700名学生选课学习,评论区收到近12000条学生反馈。

  实践过程中,会议中心还注重思路与经验的提炼,申报后勤系统重点研究课题,并在《高校后勤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针对新时代如何发挥后勤优势创新劳动育人的命题,提出需要把握“身份建构”(由劳动者向奋斗者)与“关系重塑”(由服务者向教育者)这两个关键点。后勤员工的优势在技艺特长,经过多年锻炼精熟于某一岗位,这不仅是学生不擅长的,也是不熟悉的,就具有了解、学习的动力,从而可能建构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要重视发挥精神激励作用,以真实成长经历感染和打动大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可感受、可信赖的朋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由“相信”到“理解”再到“认同”,最终达到劳动教育的良好成效。

  会议中心劳动教育讲师团是北大后勤人服从服务、奋斗奉献群像的一个缩影,以劳动教育作为抓手,通过真实体验感受和积极对话,有力促进了校园和谐,也极大激励了员工,增强了荣誉感、获得感、方向感。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后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下一阶段会议中心还将持续突破思维定势、拓展形式手段,与教学部门加强联动协同,进一步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加强示范引领,让“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观念更加深人人心,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