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6日晚,“讲堂25周年系列活动”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伴随着上海歌剧院演员们飘逸唯美的舞姿,北大的师生观众们在春日的燕园中共赴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兰亭之约。该演出同时也作为“校庆演出系列”中的重磅项目,为北大建校127周年增添艺术光彩。
《永和九年》——兰亭集序·舞传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舞剧。作品以一位当代爱好书法的青年为引,观众跟随他游历至千年前的会稽山阴,走进《兰亭集序》诞生与传世的历史长卷中。上海歌剧院采用了书法、舞蹈、音乐跨媒介融合的创作方式,激活了千年书法承载的精神意蕴。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演员们以身为笔,化舞为墨,独舞清逸自在,群舞和谐流畅。中国书法经典之作的诞生,在舞台上随着音乐的流淌缓缓而来。作为文本形态的《兰亭集序》、作为舞蹈样式的《永和九年》和作为背景音乐的兰亭之音,连同科技手段,共同构成了千古幽情之新畅叙。


演出现场
舞剧还穿插了唐太宗李世民、高僧等人轻触《兰亭集序》的情景,增加了舞剧故事的叙事丰富度。舞台上,舞姿时而似笔,时而似剑,艺术化呈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刚柔并济风度。观众在不同的场景转化中,体会到“天下第一行书”为一代代人所推崇、临摹、品鉴的文化氛围。

演出现场
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加沉浸的艺术欣赏体验,讲堂特别在演出之前组织了一场书法体验活动。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国学者参加,一位来自冈比亚的学者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和“北大”二字,他表示:“我第一次体验中国的书法是在2004年,差不多20年后再次拿起毛笔,这感觉真的很棒!”另一位来自埃及的学者则分享道:“中国和埃及都拥有古老的文明,近年来,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是我第四次来中国,但体验书法却是第一次,我相信今晚的演出会让我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
自2000年运行以来,讲堂持续引入多样化、高水准的艺术演出,不断深化高校美育实践。本次演出不仅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极具中式美学特色的视听盛宴,更为外国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未来,讲堂将继续打造“高雅艺术殿堂”和“素质教育课堂”双重品牌,以美润脾、以艺通心、以文化人,增进高校美育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