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执行力的认识
执行力是表现为“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个能力应当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某一名员工,其执行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执行力强工作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更好,执行力弱就不可能达到要求,效果就差。执行力的体现并不是个人有多高的技能,而是看执行能力的高低。如战略分析能力,时间规划能力,岗位行动能力,过程控制能力。如果一项工作没有按预期设想完成,不能简单地归属某一个环节或个人,应该从整体流程就分析。如信息是否畅通,任务是否明确,管理监督是否到位等。所以执行能力是多方面组成的能力,我们必须保持流程的顺畅,保证责任的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完成。
二、执行力对于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高层管理者要有正确的政策制定能力,要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要有切合实际的定位和正确的措施。下一级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正确理解领导意图的能力,要积极主动,认真地贯彻执行上级领导的战略意图。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中,要做到严谨,要做到位,要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及时地向上级领导反馈进行沟通,以使得工作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执行力对于管理者,意味着带领所管辖队伍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并完成任务。
三、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执行力
管理者必须管人,否则不成为真正的管理者,管人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采用人盯人的方法,你只能管一个人。管人应该用岗位、制度、任务、责任,用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岗位,强调责任,使每个人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管理的目的。 给每一个人一个合适的岗位,明确相关工作内容或任务,同时清楚地告知所要求的目标和效果,使之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完成工作任务。
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比任何能力都重要,只要有责任心,绝大部分的工作都能得到很好的完成。因为有责任心的人,工作会很努力、很认真、很细致,这样就可以保障工作中少出错误。有责任心的人有组织性,能顾全大局,能协调配合把工作做好,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矛盾,并能发挥团队作用。有责任心的人在执行工作前能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完成。有责任心的人,为人可靠,能够说到做到,有始有终,承诺过的东西就一定会负责到底。同时能够做到坚韧,不会遇到困难就大退堂鼓,而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圆满地完成自己所承诺的义务。
对于管理者,坚定不移地“执着”尤为重要,“执着”就是要对企业的长远目标清晰认识,对领导的战略规划坚决支持,对部门的各项事务合理安排,对下属的具体工作不厌其烦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和所有部门设定的目标要自始至终的坚持,要大胆声明自己在事业中的执著态度,决不放弃个人和企业既定的目标。
作为中层的管理人员还要有必不可少的宽容之心。这里说的必要宽容是对同事和下属的疏忽大意,不重细节,方法迟钝的宽容。但是不能无限制的宽容,尤其是对那些消极应对,满腹牢骚的工作态度予以宽容。方法不先进可以磨砺,态度不端正不能容忍。在必要的宽容中以极大的耐心帮助周围的这些方法落后的人,以坚定的勇气批驳那些态度倾斜的人。不但如此,中层管理者还要宽容那些团队中性格张扬,才华卓越的人的某些做法。无论是不拘小节,言语唐突,还是能力非凡气质昂扬。这些人需要的恰恰是别人的宽容和引导。给他们必要的宽容则收获惊诧的成就。
中层管理者不一定是优秀的技术人员,也不是精英式的市场人才,更不是一呼百应的企业领袖。应侧重于日常工作的管理,所以要在工作中以创新的思维,开创新鲜的思路和方法,但不能过分的追求创新的程度和数量。保持合理适度的创新,既要把工作做到位,哪怕有点轻微的越位,切忌工作的不到位。
“仔细”是中层管理者的一件法宝,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要从细节中关注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情绪,从细节中分析任何一件事物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对于企业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的锻造,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我们都不能粗略的对待任何一个环节。
对于管理者,长期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自己管理方法先进,管理技巧灵活。同时还必须更关注的是,管理者带动全体的共同学习思考,特意组织和安排相关人员参与集中式学习。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媒体手段实施日常化学习,让员工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学习的巨大能量。
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沟通。能否在一种融洽欢畅的气氛中和上、下层进行沟通,反映出管理者的基本能力。工作计划的传递,执行困难的反馈,以及日常工作的现状,都必须在沟通中反映出来,更要在不断的沟通中加以解决。要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协调,创造沟通中的融洽和顺畅。
奉献是一种精神,不彰显的奉献是最难能可贵的素质。从整体的发展看,这种素质有利于整体的利益。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是事事不彰显,否则容易被别人误认为是故作姿态,炫耀而已,非但达不到奉献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
领导者自有谋略,对于广泛接触各个层面的管理者更需要智慧。而且是一种大治若愚的智慧,而不是精明算计的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对上层保持本色,不献媚,对下属中正仁和不摆谱,对惊喜之事,由衷地欣赏不遮掩。对烦忧的事保持冷静不厌烦。体现这样的智慧会让你的同事们坚信在管理岗位的合适和必要,既能找到和睦的归属感又能看到队伍的稳定。
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是处事果断,风格鲜明,决不拖泥带水。日常工作中的果断,体现在对制度的熟悉和坚持,对责任的分析和承担,对不合理现象的明确和批评。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勇敢、沉着、果断的作风,给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一个赏罚分明有章有度的形象。
四、如何提高执行力
树立执行目标,确立执行方向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定位,认真制定工作计划。把每一个环节都要做细做实,明确工作任务,责任,要使每个链条都顺畅牢固形成整体链条,要清晰的讲明你要达到的目的,使整个链条朝一个方向努力,使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的潜能。
加强环节合作,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是一个庞大的团体,需要发挥各部门的功能,协同作战才能将执行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如果不团结,即使个体在强大也难以实现目标,执行力更无从谈起。团结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每个人由于在企业中所追求利益上的偏差,和自身素质的不同,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企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的环境:一是要树立一种美好的远景,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和方向。二是对每个人都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与目标,以及合理的薪酬,做到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四是要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员工发挥奋发向上的动力。五是要奖罚分明,鼓励先进,激励后者。
企业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协调发展之关重要。执行力强弱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我们对于执行力给与高度重视,只有整体的执行力提高了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