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具有执行力的管理体系

日期:2019-08-14 信息来源:杨晓雨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对企业的重要性?

    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执行力=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有效促进+有效控制。

    关于执行力

    1、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

     西点军校执行力被称为管理典范,其管理原则和执行原则对美国企业界、政界、商界影响巨大。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而西点军校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折不扣的完成命令和目标。没有执行,再完美的策略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家企业,其发展的速度要加快、发展的质量要提高、发展的规模要扩大、生存和发展的寿命要延长,除了企业的决策层要有好的战略、好的班子、好的品牌、好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执行力就是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这当中没有任何借口。

    2、执行力就是——没有任何借口

    出现问题时,我们总能听到这些理由:

    我太忙了……,我正等着指示呢!我不知道你会急着要它!这跟我没关系,完全是他的事。我只管工作,可作不了任何决定。这事与我部门无关。事先没有人告诉我呀!我们都是这样做的。等领导回来再说。

    是理由还是借口,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执行力下降了,该完成的工作未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如果不找借口,反而专注于找方法,效果会好很多。这就是执行力!

    在西点军校,有一个很久远的传统,就是学员遇到长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标准回答:“Yes,sir(报告长官,是)”、“No,sir(报告长官,不是)”、“I don’t know,sir(报告长官,我不知道)”、“No excuse,sir(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它强化学员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何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的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也是众多著名企业建立杰出团队,提升企业执行力最重要的准则。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没有任何借口”。

    3、对于管理者而言,执行力主要体现管理者的指导力上。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了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因而企业’执行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管理“知识技能”的层面上,更应着重于管理者的素质、心态和观念的塑造。企业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身上,企业的执行力,就是管理者的执行力。一味地抱怨下属执行力太差,只能说明管理者自己对执行的指导力出现了偏差,也就是管理者自己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一个管理者,不能是一个事必躬亲、言听必从的执行者,而应是一个高度关注执行过程,切实指导执行方法的“指导者”。其实,执行力的高低从来不只是源自员工信念的强弱,相反,面对不同信念的人,管理者应该施加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指导”,指导下属去寻找执行的规律、深化执行的方法,接近执行的目标。执行力离不开指导力的支撑。当管理者要真正实现自己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时,指导已经成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不仅是训导、不仅是命令、不仅是简单地授权,对管理者而言,指导力就是管理者自己的执行力。

    二、怎样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执行力=执行能力+执行动机+执行态度+有效促进+有效控制。

    执行力是可以一步步地提高的:

    整体、全局意识的加强,好的执行力必须有好的管理团队

    合理、科学地论证出台管理制度;

    作业流程简单化、作业方法标准化;

    科学、有效地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学习和培训

    注重细节

    下面我主要结合房务部的情况,对团队精神、制度建设和注重细节等方面做进一步的讨论。

    1、团队意识

    没有大局观,谈何执行力!如果团队的成员没有大局观念、协作精神,团队肯定没有竞争力,个人的执行力也就没有了意义。大局意识下的团队执行力也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卓越还是平庸。如果管理者不能放眼全局、顾全整体去提高执行力,就可能是木桶上的长板或短板,长者无用,短者有害。

    IT界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说,如果管理是一门科学,执行力就是艺术。此说颇为精当,只是执行的艺术不是突出个人长袖善舞,而是在集体舞蹈中,既发挥个人特色,又能配合舞伴,共同实现完美的整体效果。

    尤其对于房务部,管理着10座楼,9个班组,员工编制124名。如何培养团队,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营造有效的管理执行力就尤为重要。从客观上讲,要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强调遵守同一条规则。当发生不协调时,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多找出共同点。明确班子成员的责、权、利。只有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培养有效的管理执行力,才能使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实现“三心合一”,即:普通员工的责任心、中层员工的上进心、高层员工的事业心,达到“三心”的最佳组合。身为管理人员必须善于运用影响他人的领导力,发现并创造条件激发下属的优势与潜能,同时进行有效授权。这是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具体价值体现。下属的绩效表现,就是管理人员的绩效反映组成。

    2、制度保障

    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要夯实制度管理的基础。员工需要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个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更重要的是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的“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增加内部管理的公平性。

    房务部06年进行了《工作手册》的修订,就是要在管理中尽量避免和淡化人情的因素,提倡“不当和事佬”的理念,坚持管理上要“敢管,严管”,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执行程序的人要对“事”负责,而不是对“人”负责,淡化个人的作用。

    此外,制度本身的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也是我们修订中所考虑的问题。还要警惕一个过分超前的问题。我们接受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但是思想和现实也是有差距的,管理思想要与实际情况和人员素质相结合,制订出适合我们工作发展、便于监督和检查的制度。

    制度制定后关键是执行和坚持。制度制定后并不等于达到了管理的目的,关键是通过制度制订实现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员工会以制度为准绳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以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3、关注细节

    房务部经常面对的都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最容易忽略。其实,无论企业也好,部门也好,个人也好,无论有怎样辉煌的目标,但如果在每—个环节连接上,每一个细节处理上不能够到位,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只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对于服务行业而言,1%的错误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功亏一篑,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对全局打折扣。好的战略,再好的企业决策,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执行上。只有落实到每个执行的细节上,才能发挥作用。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这就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执行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法宝。世界各国的酒店在功能设置上是一致的,而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那些被常人忽视而被管理者做得很好的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是一种创新的思考和用心观察的结果。尤其是在管理中习以为常的事,谁能将它改变而做好,这就是一种创新。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就是强调双向沟通,积极求变,多方位服务,迎合客人的个性,客人提供区别式服务。小事当作大事做,处处体现出细节的执着,只有在细节上不断磨练,才能使产品更贴近客人,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

    总之,管理者要有平常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特别是每一件小事,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好的管理机制,好的团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管理的执行力就会强化,管理的“平台”就会突破,这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走向长寿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