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执行力,管理学家们给出了许多的解释和定义。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可以把“执行力”一词分解开来认识,所谓“执行”就是做事,“执行力”就是做事的能力。
执行力狭义的看,是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广义的看,是一个组织将计划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反映了战略方案和目标的贯彻程度。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执行力确确实实的存在于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中,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提高企业将经营目标转换为成果的推动力。执行力得到了提高,无形中也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影响目标最终达成的因素。要想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规范、控制以及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管理干部的执行力是工作的关键。我想,这也是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学习探讨执行力的原因。
曾有人把企业比作一个人的身体,并将中层管理干部形象的比喻成“脊梁”,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将高层的意愿、基层的工作动能(也就是“头脑”和“四肢”)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换言之,中层管理者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挢梁,是发电机;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是耗电器。试想如果脊梁出了问题,势必造成肢体和躯干的活动障碍,轻微时是“末梢神经麻痹”(这也是执行力缺失最易引发的问题。愈到基层,企业的策略愈不痛不痒),严重了还会出现“瘫痪”(也就是令不能行,禁不能止)。可见管理干部的执行不到位,会给整个组织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管理干部的执行力是如此的重要,每个组织都给他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少管理学者和成功企业做了形形色色的说明。不论是作为执行者,还是领导者,要求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领悟能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否则不仅谈不上执行,还会适得其反。
计划能力——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一一分配给合适的下属来承担,重要任务还要分明责、权、利。通过有效的实施方案和组织结构来提升执行任务的高度、深度和速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计划,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
指挥能力——好的指挥目标明确,使下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努力,并能激发团队的责任感,提高执行的力度,出色的完成任务。
控制能力——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让人不舒服,但我们又不得不遗憾的承认一个现实“人们不一定会做你希望的,却一定会做你检查的”。实际工作告诉我们,有效的监督检查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管用。但是也要注意控制的力度,过严使人口服心不服,不力则可能连工作纪律也难以维持。所以我们要在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人检查的基础上,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实现自我控制。
协调能力——主管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这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蠃。
授权能力——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下属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他们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既激励了员工,又可以节省下时间和精力做更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
判断能力——要求管理者对自身、对团队、对任务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创新能力——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创新力不仅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人的竞争力。要提高执行力,一定要提高创新意识,要不断地学习。把工作当作学习,不断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
所有这些能力都是领导力的体现,并最终体现为企业的执行力。 如何去锻炼自己的领导力,怎样才能提高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呢,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执行的主体不是工具,不是程序,而是人。加强执行力就是要加强人的执行力,首先管理干部本身就要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古人云:“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从。”作为管理干部加强自律的同时,还要运用领导力,引导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也成为有执行力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执行力的人呢?目前有这样一种说法,我认为它有一定的道理,很原意介绍给大家。
拥有执行力的人具备的特点:自动自发;注重细节;诚信,敢于负责;善于分析判断,应变力强;乐于学习,具有创意;对工作投入;有韧性;团队精神;进取心
1.自动自发——提高尽责意识。把做好工作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非负担;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别人要求的。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只能说是尽了本分,而在没有领导吩咐和压力的情况下,依旧想办法努力把工作做好,则靠的是觉悟了。执行力的根本动力是对工作尽职尽责的责任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为一个管理干部,当我们发现员工自觉性不强,无法在没有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好工作的时候,是否也该反省自身是否能做到自觉自愿、自动自发、无利而往、不计得失。
2.注重细节——对待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服务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疏失就会使自己在顾客心中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学会在细节中找寻工作的乐趣。一个对事敷衍的人是无法发现细节中所蕴藏的美丽与机会的。这一点上,我感触颇深。就拿7号楼餐厅装修后雅间安装的电脑系统来说吧,我们从制作简单的欢迎词到介绍雅间名称由来和北大相关文化知识,再到插入北大校景,根据时令推出节日屏幕,按照客人自身特点设计背景。大家从细微处着手,排版、字体、颜色、顺序每一项都要细心推敲,一步步越做越精,把每一次服务作为宣传设备优势的机会。最终使客人认识了解了我们的服务,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了我们的工作中来。现在有些单位在预定时便会提前指明欢迎屏需要的内容,有时甚至自己制作好欢迎词后带着U盘前来。
3.诚信,敢于负责——担责意识。“言必信,行必果”,为了实现自己的许诺而积极肯干,是诚信;慷慨地对自己的失信负责,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弥补损失,也是诚信。责任心是左右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只有尽职尽责、敢于负责才能做到凡事严格要求,执行不打折扣,实施不玩虚招。换言之,只有责任心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会前下发的参考提纲里有这样一条“在工作中应当怎样对待和履行执行责任,自觉加强执行责任意识”。我认为说再多的话也是无用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去做,空谈责任心不能提高执行力,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做到“不惧怕冲突,不回避矛盾,不拖延时间,不混淆是非”才能算是真正敢于负责的管理者。
4.善于分析判断,应变力强——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作为管理干部必须提高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必须提前做出预测,并备有应付各种变化的预案(不管成文还是不成文的)。但由于服务的多变性和不可复制性,百密一疏、千虑一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说,善于分析、快速应变的能力是在竞争日益加剧、变化日益迅猛的今天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但这些都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团队、了解任务的基础上,只有事先做了合理细致的计划,才能在变化中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5.乐于学习,追求新知,具有创意——知识、经验的储备是能做事的保证,我们必须学习(如前所述,执行力本身是一种做事的能力,只有乐于学习,不断学习才能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意料之中不能使人感动,期望之外才会带来惊喜,我们必须创新(有时,客人没有不满意并不代表他们满意。出乎意料的服务往往能带给他们惊喜与感动,具有创意的人常常能把事情做得深入圆满)。作为管理干部要带头学习,拓展思路,鼓励创新。
6.对工作投入——做事需要激情,对工作热忱才会对成功执着。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坚持到底,才能尽职尽责,才能不计较得失,才能不吝啬付出和奉献,管理者才能在工作中营建威信。
7.有韧性——挫折忍耐力、压力承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做事不能虎头蛇尾,要有耐心和持久力,所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遇到困境,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够在艰苦的、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在压力下坚持目标和自己的观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控制消极情绪,忍耐挫败感,才能把事情执行到底。有这样一则格言,值得共勉:“世界上什么也代替不了坚忍,才干代替不了;天资代替不了;教育也代替不了。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想要做好一件事空有决心是不够的,当任务因为能力不足、资源有限而受阻的时候,只有借助韧性的力量才能度过难关,获得上级的信任和下级的信赖,最终取得成功。
8.团队精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人必须信任他人,乐于助人,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自豪感。须知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管理者的执行力决不是个人的勇往直前,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管理干部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修养,牢记自己不仅是团队的领导也是团队的一员,要作一个人们原意与之共事的人。在具体工作中既要身体力行,亲自参与,也要统观全局,大胆授权。其实,相信别人就是相信你自己。管理者应该发现和认同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突显自己的重要性。让别人表现才能真正体现导演的水平,就像一部电影,无论主角如何光彩夺目,人们最终推崇的还是导演,所以不要吝惜给别人一个舞台。否则即便你成了舞台上的主角,也是个孤单的“英雄”。
9.进取心——强烈的求胜欲望。一个没有进取心和求胜欲望的人,做事是不会坚持的。怎么能指望甘于末座的人把任务执行好呢?作为一个管理干部,不仅要时时磨砺自己的进取心,还要培养下属力争上游的积极态度和荣誉感。
一言以蔽之,中层管理干部就是要对上提高执行力、对下提升领导力。这是一个中层管理干部对于一次任务执行的过程:
|
面对领导
|
面对下属
|
执行前
|
1、听清弄懂指令
|
1、根据目标制定计划。(确定由谁执行,何时执行,谁来监督……)
|
|
2、反应各种资源情况(人、财、物……)
|
2、下达命令并与具体执行者进行沟通,明确任务执行的先后顺序,执行的关键点,重要任务还要明确奖惩条例。
|
|
3、提出合理建议
|
3、向监督者下达命令,明确验收时间和标准。
|
执行中
|
1、做好记录,及时汇报执行情况。
|
1、随时跟踪,询问任务执行的情况
|
|
2、及时发现问题,与领导沟通,请求帮助或提出改进意见。
|
2、与执行者沟通,看是否存在问题,需要提供帮助。
|
|
3、请示领导有无改进的地方和事项。
|
3、提出改进的意见
|
执行后
|
1、报请验收
|
1、总结执行情况,做出评价
|
|
2、根据完成情况,总结经验得失。
|
2、跟踪执行情况,做到奖惩分明
|
|
3、向提供帮助的领导和同事表示感谢。
|
3、总结经验,达成共识,重要经验要普及宣传。向参与工作的员工表示感谢。
|
以上的表格供大家参考,希望您能从中得到些启示。说到底,理论经验是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谈得上加强企业执行力。梦想的价值等于零,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功,让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思考的阶段,去做工作中的实干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