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心党总支、工会组织观看话剧《生如夏花》

日期:2014-05-21 信息来源:会议中心
 

    5月7、8日晚,江西文化月之话剧《生如夏花》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带领观众一同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该剧通过展现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短短的时刻,表现了方志敏同志炙热的爱国情操、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阶级友情。为加强中心党员群众思想教育,会议中心党总支、工会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各单位认真组织,党员群众150余人踊跃报名,观看反响热烈。会议中心特设立专栏,选取部分党员群众观后心得体会进行刊登,供大家交流借鉴,感受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生如夏花》观后感系列之一:

    《生如夏花》让我不由得联想起泰戈尔的著名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方志敏烈士的一生可谓是这首诗的最好写照。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话剧《生如夏花》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真实生动的再现了那段为人熟知的历史,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斗的壮志情怀,聆听他们掷地有声的人生感言,领略他们面对死亡的凛然正气,心灵得到一次历练和洗礼。其实这种场面我们多次从影视作品中感受和体会,但都不如话剧这种形式来得那么鲜活和淋漓尽致,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那种互动和响应,舞台灯光布景略有夸张的效果,把气氛渲染的即热烈又不失真实,让我们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又感受了话剧这种艺术形式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生如夏花,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活在这个世上,就要像夏季的花朵一样绚烂开放,即使秋天就会凋零,但在这短暂的生命周期,一定要活得热烈,活得奔放洒脱。即便是死也要如秋天的落叶一般悄然飘去,不留下一丁点浮夸,静静消逝,但美丽依在。

    席慕容曾把生命比喻成一列疾驰的火车,他认为“所有的时刻都很仓皇、模糊,除非你能停下来,远远地回顾。”然而,终究没有谁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稍做停顿。人生如歌,岁月如诗,过去的终将成为曾经的美丽和芬芳。而惟生命蜕变为夏花般的绚烂,那怕为了一位孤苦生命捐赠了一枚硬币;为一株干枯的花儿浇了一杯水;为正义和善良成就了一篇文字;在雨季里曾经为他人撑起过一把伞;在长夜里为同行的人分享一缕灯光...... , 方能彰显出人生之壮美。

    方志敏烈士用自己短暂而绚丽的一生诠释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年代,他理性的光辉点亮了我们人生道路上一盏盏航标灯,如同为我们干涸的心灵注入了一泓清泉,树立了一座永不退色的丰碑,它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当如雪花之冰洁,当如秋叶之静美,当如春花之娇艳,蕴含三季的激情,绽放在夏季,如夏花之绚烂多姿……

                                                                              会议中心第一党支部     陈 燕

 

    观看了话剧《生如夏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距离我们有近八十年了。彷如隔世却又近在眼前,体现了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理想,和不屈的革命信念,敢于面对失败,但又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告诉我们,当今的中国理想还在,信仰不变。

    方志敏的故事我在上小学时就学习过,课文的内容还记得,他被捕那天,敌人以为抓到一个共产党管钱的大官,一定是腰缠万贯。但是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他们即诧异又不解。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这种精神像一面镜子摆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时刻警醒我们要认真思考、摆正衣冠。

    不变的革命信仰,对未来美好的新中国充满信心;“目前的中国,固然是山河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绝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演出,一时间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重温《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脍炙人口的传世篇章,缅怀先烈、重温历史,学习方志敏的伟大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清贫作为一种作风来坚持,一种情怀来守护,一种生活来对待,一种美德来追求,清清白白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永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会议中心第二党支部 关 玲

 

    这是一部讲述了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入狱到慷慨就义期间,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战友的误解以及革命斗争遭遇的挫折,在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的同时,勇于直面现实、自我剖析、坚持信仰、保持气节,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水晶般纯洁灵魂的励志话剧。这部戏的着重点并不在于一味地放大方志敏同志高大的形象,而是从一个囚徒在被俘后内心对自我的谴责,和思想及指挥错误的认识,进而升华到何为“忠诚”的认知。把他的迷茫、反省、重新认识、找回信念等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方志敏对忠诚有自己的理解:“什么叫忠诚,不仅是不能向敌人投降,也不能向内心深处的狭隘、自私、卑劣的思想和情绪投降,在党的面前,我们的心灵始终要向水晶般透明。”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志敏等人在就义前召开了最后一次党小组会议,每个人都向党敞开胸怀,并展开了真诚有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方志敏说:“我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连敌人的枪炮都不怕,难道我们还害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吗?”是啊,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只有经常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的宽广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会是自己的进步和同志的信任。所以,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从来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对照党员要求,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严肃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严格要求自己。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事,让我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就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使我们现在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在那时有多少人不惜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幸福的今天。所以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从实际出发,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以前辈这种精神为指引,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更好。

                                                                              会议中心第三党支部 陈婧婧

 

    5月7日晚,由江西省话剧团带来的话剧《生如夏花》在讲堂倾情上演,为观众们讲述了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事,我看完了之后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1935年1月,方志敏率军在严寒之中转战疆场,终因兵力过于悬殊而不幸被捕。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由江西话剧团带来的话剧《生如夏花》,更加真实地为观众还原了一个更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故事截取了方志敏不幸被俘后的狱中场景。面临妻离子丧,众多部下生无处安身、死埋骨他乡的境况,他承受着内心巨大的愧疚与痛苦。国民党派出的女军法处长林寒樱,希望通过重重计谋劝降方志敏。而方志敏在与国民党的博弈中,逐渐坚定了信念,接受了失败,承认了错误,找回了自我,走上慷慨就义的道路。

    剧中对方志敏的塑造,与传统“英雄形象”不同,话剧着重从一个囚徒、一个普通男人在被俘后内心对自我的谴责,对思想及指挥错误的认识,进而升华到对何为“忠诚”的认知。把他的迷茫、反省、重新认识、找回信念等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观摩了方志敏烈士用生命点滴历练的人生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产党人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方志敏身上所具有的家国情怀与鲜明时代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完美诠释。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一,感人肺腑的清廉之风。清贫是方志敏最大的财富。在方志敏在被俘时,身上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面对搜查兵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方志敏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方志敏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来,经手的钱财以百万计,却是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

    第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当敌人抓了方志敏的妻子缪敏,关押在南昌女子监狱。当敌人以夫妻父子感情对受尽折磨的方志敏诱降时,方志敏虽然万分心痛,但还是严词回绝。为了在精神上彻底击垮方志敏等人,林寒樱想出了一条又一条计谋。一方面,她将与方志敏对立的共产党中央代表向平与他们关入同一牢房,以达到激化共产党员内部矛盾的目的。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向平、与方志敏交好的国民党人黄逸民,诱使方志敏倒戈。甚至还试图以自身的经历来打动方志敏。原来在林寒樱还是学生的时候,曾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被拒之公园门外,而方志敏挺身而出将仗势欺人的看门人打倒在地,为国人出了一口气。自此林寒樱就对他心存感激,因而在调到看守所后试图说服方志敏加入国民党,希望以此能够使方志敏免于被杀。然而方志敏却自始至终毫不动摇,在种种试探、打击、软化中坚守下来,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重新找到了生存的价值。经过几个月的秘密组织、训练,方志敏、傅龙芝、稽如风等人开始了越狱计划,然而却不幸败露。为了不令更多人无辜牺牲,方志敏等人最终选择了慷慨就义。一条长长的阶梯,方志敏、傅龙芝、稽如风、向平大义凛然地走上阶梯,由囚禁的监牢走向了一片心中的花海,走向了他们坚信的未来。

    第三,忠诚感人的爱国之心。在狱中,方志敏著有《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约30万字的文稿。闲暇之余,我又重新阅读了方志敏同志的著作《可爱的中国》,我被文章中那炙热的爱国之心所感动了。《可爱的中国》写于1935年5月2日,当时九?一八的炮声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祖国母亲,灭亡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中。”方志敏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但他始终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面对被帝国主义者的侮辱,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卑躬屈膝,而是坚定理想:“一定要赶走帝国主义者”。“我爱中国之热诚犹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真诚无伪,犹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那样真诚入迷。”“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这样的文字在充满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随处可见,他对祖国的感情是那样的深厚、热烈,而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个像方志敏一样的英雄儿女,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精神的真谛,才有了现在的中国。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是无数共产党人的典范,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祖国的感情还需要像方志敏那样热血而真挚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的中国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无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北大校园里,孟二冬老师的事迹令人感动。他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奋进的治学态度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而作为一名为北大师生服务的普通员工,我有着一种使命感,任重而道远,回顾九年来我在北大的工作和生活,我所取得的成绩是与党组织的关怀密不可分的。但是,我深知自己离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对于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我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我会虚心接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正。

                                                                              会议中心第四党支部  陆 莹

 

    《生如夏花》徐徐落下帷幕,激昂的音乐随时代已经远去,却留给今天的我们很多的感动和感悟。

    感动一:清贫的革命者。方志敏,在敌人眼中的一位共产党“大官”,被捕时身上没有一个铜板,在革命的道路上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反观近80年后的今天,贪污腐败见怪不怪,让人顿生隔世之感,所幸十八大以来,“清廉”二字,再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在8500万党员中间高调重提,党中央高举“反腐”大旗,既拍苍蝇又打老虎,丝毫不手软,据统计,十八大以来省部级高官已有24名落马。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中央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同时也折射出目前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应作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的镜子,时常照照“镜子”,正正“衣冠”。

    感动二:平凡的革命者。与一味的宣扬革命烈士的坚强勇敢、大义凛然的全正面高大形象不同,《生日夏花》一剧截取了方志敏在战斗失败被俘后的思想起伏,从内心的愧疚、痛苦、迷茫到重拾斗争的勇气、坚定革命信念的过程,越让人觉得真实,越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革命者也是人,也有妻儿老母,也有战友乡亲,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方志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他有平凡的血肉之躯,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内心,他的坚定的信仰让他看清楚敌人的阴谋,团结并鼓励狱中的同志们振奋精神,开辟狱中战场,秘密筹划突围行动,用他的话说,即使死很容易也不能求死,活着更难也要坚强的活着!方志敏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大义,置自己荣辱于不顾,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息!

    感动三:坚定的革命者。从开始到结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敌人的劝降。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从女处长的礼遇牌、温情牌到安插向代表的“离间牌”,直至最后委员长的亲自出面劝降,面对如此形形色色的“表演”,方志敏凭着自己坚定信仰,没有丝毫的犹豫,一概坚决的拒绝,不给敌人留下一丝念想。方志敏同志牺牲了,敌人却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不能彻底“洗去”共产党人心中的主义信仰,即使夺取革命者的生命又有何意义?而且,方志敏以其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崇高的人格赢得了部分对方阵营的朋友,从而才使得其宝贵的手稿得以保存。

    感动四:多才多艺的革命者。方志敏作为党培养的干部,有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本来已经带领先头部队浴血奋战突围了,为了救助其他被围的战友又毅然折返,以飞蛾扑火的决心再次冲进敌人包围圈,战至最后一粒子弹。他的军事才华让对手敬佩,所以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降。他的才华体现在狱中代写的书信、散文、诗歌等达30万字;体现在他作报告信手拈来、激昂澎湃;体现在召开党会、深挖灵魂,敢于批评自己;体现在敌人为他特意悬挂起来的精彩对联。

    这一切都表明,作为党员、作为党员的干部,要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引导群众、服务大众的作用,必须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断的学习、不断进取。

                                                                              会议中心第五党支部  孙志勇

             

    这部话剧主要体现了方志敏和他的战友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志死不渝的爱国情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愿牺牲的精神,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方志敏做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为了革命自己妻离子丧,而他的部下生无处安身,死埋骨他乡,他面对如此深重的打击,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36岁就英勇牺牲了,是什么力量让他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呢?是信仰!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坚信中国共产党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也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建设一个可爱的社会主义国家,烈士的理想已变成今天的现实,做为今天的党员应该怎么做呢?我感到首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克己奉公、多向身边的老党员学习,在各方面为人民做表率,多为人民谋福利,争取早时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方志敏在狱中与战友们不断反思失败的原因,时刻不忘批评与自我批评,用鲜血写出了《可爱的中国》,这对我的触动很大,做为园区管家部的负责人,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发掘每个人的优点,把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完成园区各方面的任务,我从园区初创工作到现在,看到园区的成长、壮大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奉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是园区和谐的党组织建设召唤了我,每一次党的活动都让我提高了一步,今天重现方志敏的那段历史,又激起了我更深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革命传统的学府。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我身为一名北大员工感到无尚光荣,我要带好我的团队,在中关新园发出最大的光和热,同时也要增强对党的理论认识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强化深入学习。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更加有效的武装自己。发挥一名积极分子的力量,较快的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而努力奋斗。

                                                                              会议中心第五党支部   康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