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29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剧目《哥本哈根》如约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此次北大专场演出是国家话剧院再赴燕园的约定之演,也是庆祝北京大学125周年华诞的祝福之演。著名戏剧导演王晓鹰携国家话剧院演员李晔、吴卫东和江佳奇为北大师生带来了精彩引人深思的话剧。
王晓鹰导演导赏
在演出开始前,王晓鹰深情地回顾北大与国家话剧院的过往合作,介绍了《哥本哈根》诞生至今的背景情况,并重点概述搬上国内舞台的演出盛况。作为现象级的话剧演出,《哥本哈根》成为了许多剧迷多次观看的经典之作,无论是艺术性、结构性还是哲理性,都体现出这部剧作的深厚内涵。在王晓鹰的导赏下,观众们的视听感官自然地进入皎洁宽敞的舞台空间,将目光聚焦在三位演员身上,跟随表演开启了“哥本哈根”迷思探寻之旅。
《哥本哈根》剧照
三位离开人世的人的“灵魂”——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和他的夫人玛格瑞特,再次于天国相聚。他们围绕1941年海森堡拜访波尔进行的谈话,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回忆、叙事、呈现和对谈。戏剧的结构打破了线性的时间叙述,将时间的展现揉碎于戏剧的张力结构之中。因为历史上的“哥本哈根会谈”当事人为什么会相见,他们究竟谈了什么等等,一直遭到不断的拷问和质疑。剧作《哥本哈根》即是用艺术的方式,将无法用常规叙事讲述的内容,容纳并置于舞台的空间,以此来重回历史现场,不断演示、假设、展现历史迷思的可能解释。
《哥本哈根》剧照
话剧始终紧扣“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哲理内涵是什么”,为当下观众还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敌对阵营的科学家们,是如何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思考科学家的家国立场、科学伦理的冲突交锋。“不确定”是该剧的戏剧特色,它提供了多种历史现场的可能,例如:海森堡出于科学家的良知,在纳粹控制下,仍然坚持阻止原子弹的真正研制成功;波尔计算临界质量的“失误”,也是一种不愿制造原子弹的隐含心理;波尔孩子溺水的场景与现实里海森堡与波尔之间父子关系的隐喻。这些不确定的场景“试验”,背后反映的既是“哥本哈根会谈”的复杂性,也是“人性”在敌我双方对抗中多面性的体现。整出话剧除了在剧本内容上富有深意,其舞台设计、影像使用和道具设置等方面,都体现了国家话剧院的精细考量,例如“门”的设置,是真实的门——可以打开的空间,也是探寻历史迷思——能够延伸的思考空间。
演后交流
观众们在演员们精湛表演的引导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回“哥本哈根”的求解旅程。演出结束,北大师生意犹未尽,纷纷向导演和演员提问讨论。问答环节再次将《哥本哈根》触及历史以求答案的热情推向了新的高潮。
师生观看演出
观众评论:
二战期间,物理学在战争与政治的推动下开启了一扇通往极端应用的大门,美国和德国都在研制终极杀人武器——原子弹,而海森堡正是德国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海森堡当然地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困境,“对整个世界而言,我们有着应尽的道义,但不可调和的是,对祖国、对家人,我们还有着应尽的责任。”《哥本哈根》以波尔、海森堡和波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三个灵魂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为内容,一次次复原1941年会谈的场景,试图解开“海森堡之谜”,让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并引发更加深远的警醒与思考。
——夏千淞(城市与环境学院2019级本科生)
在演出之前听导演说到饰演马格芮特的演员嗓子不适的情况后,我心中产生了对演员的身体状况和演出表现的担心。慢慢地,我沉浸于演出当中,因为这一不可预测之事完全没有影响她在情绪、神情、动作等其他各方面的发挥。优秀演员的这种职业素养是让我十分佩服和感动的。话剧跳出事件发生年代,同时由当事人自己去追问哥本哈根会面中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对话以至于玻尔和海森堡二人决裂,情境的还原和解释一次次走向沉默又一次次重启。自称的不自知,对解释的否决,展示了海森堡内心的多重思索和复杂冲突。海森堡的思想与动机中充斥着他难以理清的矛盾,而与其说是他的灵魂具有不确定性,不如说是个体灵魂在历史洪流面前做出何种选择、尔后将承受怎样的评判具有不确定性。
——靳亿(中国语言文学系202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