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既要讲究经济效益,也要实现社会效益,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存在、永续经营的根本所在。
(一)社会效益是企业获得长期利益的重要保证
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了这种关系,企业也就不复存在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注重社会效益,对于企业长期利益的获得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自身的利润而不择手段,不关心社会效益,从长期看,企业的形象、品牌认知度、美誉度都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社会效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的社会形象,是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特殊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并使企业产生凝聚人心的魅力。重视社会效益,实现品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具有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社会效益需求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和人一样,企业也有多个层次的需求,其中赢利性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而社会效益需求则处于企业需求的最高层次。很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大力赞助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实现企业最高层次的需求。因此,社会效益需求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也是企业存在的原本价值。
(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动发展
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是互补的,相互促进发展的,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企业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反过来有助于形成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议中心坚持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注重社会效益
社会上的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尚且需要关注社会效益,会议中心作为北大的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企业,更应该如此,而且,更应注重社会效益。
(一)会议中心不是一般性质的企业,有着浓厚的社会效益氛围。
会议中心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专业化服务实体,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会议中心需要获得一定的利润,需要通过有偿服务尽可能多地创造经济效益,根据不同部门的发展状况,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发展,因此,会议中心为外国专家、留学生和其他中外宾客提供服务、组织承办各类会议等不是完全无偿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
但是,会议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会议中心,它不是一般性质的企业,它是北京大学重要的对外窗口。努力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方面、不同活动的需求,这既是北京大学组建会议中心的宗旨,也是会议中心生存发展的要求。同一般性质的企业相比,会议中心不仅具有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任务,会议中心更有着浓厚的社会效益氛围,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无条件地让位于社会效益,这是会议中心的经营原则和经营理念。
(二)北京大学是会议中心取得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
北京大学优厚的文化积淀,可以使会议中心产生一种得天独厚的凝聚力,可以造就会议中心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社会上任何一个服务型企业都不能比拟的。
自组建以来,不像社会上的企业那样,会议中心没有在较多的广告宣传方面下大的功夫,但闻名于世的北京大学早已给她的下属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了宣传,告诉五洲宾客、四海名人,这个会议中心有着北京大学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的会议中心区别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本质所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能有几个社会服务机构能迎来发达国家的总统,能有几个社会服务机构能迎来科学界的泰斗。与其它的学校机构一样,会议中心生长于北京大学这块百年沃土之上,并且得益于北京大学这块百年沃土的滋养。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会议中心的发展都与北京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会议中心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无条件让位于社会效益,坚持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学校效益发生矛盾时,自身的经济效益无条件让位于学校效益的经营原则和理念,不单单是报恩行为,也是为了会议中心的发展。
因此,会议中心努力与北京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相适应,在实现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工作中,既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三)会议中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互动和统一的
应该看到,会议中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无矛盾,会议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统一的,会议中心更有条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动。应该看到,当会议中心以优质的服务,虽然可能得到的是低偿、甚至无偿的暂时的回报,却可以换来长期的经济效益。恰恰相反,斤斤计较于每次服务,每次服务都要求有经济回报,甚至要求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与会议中心的经营原则和经营理念相背离,而且有碍于会议中心的健康发展。
三、在具体工作中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只有正确地认识到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只有清楚了会议中心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无条件让位于社会效益的经营原则和理念,才能使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与会议中心的经营原则相一致,才能使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统一于会议中心的整体工作。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人在具体工作中都可能遇到如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例如,有一项具体的社会服务工作,可以给会议中心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学校也有一项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重要工作,但得到的收入是微利的,甚至可能是无利可图的,当这两项服务在会议中心的现有资源上发生矛盾时,部门和员工该怎样处理呢?按常规经营的思维方式,肯定是后者让位于前者,部门或者员工作出服务于前者的决定和服务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选择服务于前者的决定,确实可给会议中心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却不仅不会得到领导的表扬,反而会遭到领导的否定,部门或者员工可能感觉得费力没讨好。其实,这样的部门或员工忘却了会议中心的经营理念,会议中心在获得眼前收入的同时,却有损于会议中心的形象乃至于北京大学的形象,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孰轻孰重,自然分明。相反,如果部门或者员工清晰会议中心的性质和特点,放弃给会议中心可以获得一笔可观收入的机会,作出与会议中心经营理念一致的决定,为学校的重要任务提供服务工作,虽然是微利的,甚至可能是无利可图的,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会议中心的发展的。
因此,会议中心的任何部门或者员工都必须时刻牢记会议中心的经营理念,只有深刻理解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无条件让位于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则,才能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成为会议中心工作的有益部分。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认识会议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无条件让位于社会效益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实现会议中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我们相信在学校的支持下,会议中心各级领导带领全体员工,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无形资产和会议中心的资源优势,能够继续在学校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继续更好地作为北京大学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基地和对外展示北京大学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校内外产生更大的影响,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