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为新”的对外交流中心

日期:2013-09-28 信息来源:马冬妮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常为新”的精神已经成为这所百年学府保持旺盛活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力量源泉。对外交流中心作为北京大学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从1993年成立之日起就浸染着北大“常为新”的思想底蕴,20年来不断创新超越,突破自我,用专业规范的服务和管理在学校教学科研的主战场之外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一、    以经营之新拓发展之路 

    一提起对外交流中心,北大师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毗邻东门的那座地标性建筑和“英杰交流中心”六个闪光大字。从总统演讲、学术报告,到招聘宣讲、社团活动,这里的会场承载着太多北大人关于学术、关于文化、关于学业、关于生活的印记。可翻阅日历,你会发现英杰交流中心坐落于2000年,而对外交流中心则先于其7年成立。初创阶段的对外交流中心主要服务于学校的海外民间交流,在当时国家和学校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以自身热忱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在学校国际交流工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赢得了学校的信任。因此在加入会议中心后,对外交流中心从学校获得了英杰交流中心的使用管理权。

    平心而论,刚落成的英杰交流中心并不具备专业会场的条件。但对外交流中心看到了学校日益频繁的学术文化交流对优质会议场地和会场服务的迫切需求,于是充分挖掘场地潜力,大力拓展会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不断改造,不断提升,在校内外同类功能场所中脱颖而出,将英杰会场打造成为学校会议和活动的首选之地,进一步凸显了自身在学校工作中的价值,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此外,对外交流中心还敏锐的观察到了许多教授学者在国际会议承办方面的困难。对于这些学术专家而言,组织承办国际会议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且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会议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也难以保证,他们亟需会议组织专家协助他们做好方方面面的承办工作。这时,在海外交流方面和会议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专业队伍的对外交流中心瞄准了这项空白,开发出“一站式”国际会议承办业务,针对会前、会中、会后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一条龙的专业化服务。这种“我搭台,您唱戏”的模式既解决了专家学者们的燃眉之急,又扩大了对外交流中心的影响力,并且在会场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开辟出高附加值的效益增长点,为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对外交流中心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紧扣学校和师生的实际需求,集中优势力量创新经营业务,逐渐形成了目前海外团队接待、会议场所租赁和国际会议承办三大主营项目,并凭借着良好的经营效果和收益在学校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学校和广大师生的认同和赞誉,走上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之路。

    二、    以服务之新铸品牌之基

    对于服务行业而言,质量就是生命,口碑重于泰山。对外交流中心作为服务输出性单位,深知服务质量乃安身立命之本,只有以优质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和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品牌,才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校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对外交流中心在服务上推陈出新,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和质量,为自身品牌的塑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海外团队接待,可能很多人将之视为简单的陪外国人游玩,但事实上,传统意义上的导游陪同仅是这项服务的一小部分,对外交流中心会根据不同国家不同背景团队的需求进行独具特色的项目设计和组织,除了名胜古迹游览外,还能够依托学校深厚的学术文化资源安排课程讲座、民俗考察、社会实践等丰富内容,使来访人员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北大的自然人文底蕴和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而这是普通的旅游服务接待无法企及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对外交流中心也随之引入了更加富有实践性、亲民性的活动内容,活动范围也从首都辐射到周边省市乃至全国。丰富新颖,周到缜密,对外交流中心的接待服务正吸引着每年数以万计的海外游客,也吸引着更多海外高校和学术机构与之建立长期合作项目,从而扩大了自身乃至北大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会场和会议服务方面,对外交流中心前瞻性的对服务潮流和趋势做出预判,先后提出“六星级服务”、“免打扰服务”、“服务于客人开口之前”等先进的服务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随着服务意识的提升,服务培训的深入,服务流程的细化,服务经验的积累,对外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保证常规的规范化服务基础上,悉心观察宾客的个人需求并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乃至超前服务,从而带给宾客更加舒适的服务体验,也使其会场服务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细节入手,主动服务,在常规中突破,这种风格不仅体现在会场的基础服务中,也表现在国际会议承办工作中。尽管有着500余场国际会议的组织承办经验,但对外交流中心从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挑战自我,总结经验,创新超越。在今年7月份承办1400余人的“第七届全国配位化学会”时,对外交流中心就在会场、设备、注册、用餐、住宿等诸多方面突破常规,攻克难关,不仅圆满完成承办任务,还在此过程中找到了利用小会场容纳大规模会议的新的解决方案。这正是对外交流中心在服务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精神的最好写照。

    对外交流中心还利用自身积累不断对硬件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英杰会场先后三次进行装修改造,拓展了场地空间,引入了先进设施,美化了会场环境,使英杰会场更加专业舒适。硬件上的更新改造不仅使学校资产保值增值,也满足了校内外宾客对会议环境不断提高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档次,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客户群体,获得更多经济回报,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更加雄厚的基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完美服务的不懈追求使对外交流中心的服务工作始终充满创新前进的动力。软硬件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也获得了校内外师生宾客的广泛好评,在口口相传中对外交流中心的品牌形象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成为会议中心乃至北京大学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优秀典范。

    三、    以精神之新凝进取之魂

    根据国内企业发展的普遍现象,一般企业在经过20年的发展后,通常会一力求稳而锐气消退,逐步变得封闭和僵化。但在对外交流中心,你却感觉不到一丝20年风霜沉积的暮气,这里到处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与活力体现在优雅簇新的场地环境中,体现在细致贴心的日常服务中,更体现在这里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中。

    与对外交流中心的人打交道,总会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忱和激情。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来源于“责任(DUTY)、奉献(DEVOTION)、精品(DELICACY)、发展(DEVELOPMENT)、梦想(DREAM)的5D精神”,来源于“成就事业的气”。20年来,对外交流中心的进取精神从初创时期以陈振亚老师为首的开拓者团队身上传承下来,至今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这支仅有30余人的工作团队专业而高效,大家分工合作,默契配合,相互补台,融洽和谐。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对外交流中心用最精简的人员创造出让人为之惊叹的“英杰速度”和“英杰效率”。就拿会场工作中最常见的场型变化来说吧,三四百人的大型会场只用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场型变化,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乃至后台职员和中心领导齐上阵,用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长期配合和经验积累的结果,更是这支工作团队团结拼搏精神的体现。

    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这里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就拿国际会议承办而言,每个会议都只有一个人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忙起来顾不上吃饭,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甚至“忙得不敢生病”。但即使这样也要咬牙坚持,因为一个项目的成败影响的不仅是自己的业绩,更是对外交流中心乃至学校和国家的声誉!

    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与人事更迭无可避免,但只要常保进取之魂,经营上推陈出新,服务上常抓常新,精神上历久弥新,对外交流中心就一定能够在下一个20年的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