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关新园未来发展的一点个人思路

日期:2014-12-05 信息来源:李春亮
 

    《会议中心2018发展计划》的提出,无论对于中心整体,还是对于其中某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十分实用的指导意义。中心要取得整体长足发展,必须以所属各个单位的共同进步为前提。站在中关新园的角度,个人认为,现在开始到2018年,中关新园应致力于做的就是一件大事:建立打造中关新园发展模式,并得到校内外认可,在国内高校后勤服务接待同行中起到引领作用,为中心、为学校增光,在同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

    对于一个单位而言,要形成一种独具自身特色、内外行公认的发展模式,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背景要素:历史,经济,以及文化。对于园区发展而言:历史是底蕴,经济是底气,文化是底色。

    一、夯实底蕴――回顾轨迹,总结梳理,展示特色

    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在某一个时间点孤立地去打量,而是要以“历史”的眼光去纵向整体观察。中关新园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应运而生”,其发端有历史背景,出现有历史原因,发展有历史机遇,而其自身担负的一种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时刻牢记会议中心“服从学校大局、服务广大师生”的宗旨,坚持自身“多功能综合园区,留学生和谐家园”的功能定位。
我们不但能“创造历史”,也要能“讲述历史”。园区发展至今已经跨越十个年头,我们必须下大力着手整理材料,提炼闪光点,并把这些“光源”适当放大,以恰当方式表达出来,考虑员工、中心、学校、社会等各个不同视角,对内做好普及教育,对外做好宣传展示,正如张胜群总经理在2013年园区干部工作会上提出的“认真回顾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追寻园区的成功之路,找寻园区的兴旺之根,探寻园区的发展之魂”。

    二、增强底气――狠抓经营,提升实力,改善待遇 

    遵循中心“两个效益兼顾,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中关新园在做好服务学校工作的同时,创造出客观的经济效益。有了雄厚的经济积累,才能为更好地服务学校奠定基础,才能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目前,经过此前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园区经济增长应做好从发展高速上升期到平缓期的过渡,有计划地实现经济效益,完成还贷目标。 

    要养活、养好六百多人的员工队伍,要改善软硬件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要让学校感受到“无偿”“微利”服务的力度,当先离不开“经济”二字。

    (一)怎么实现经济效益?

    1、以营业性部门为龙头,带动园区整体发展。最大限度发挥餐饮、客务等营业性部室带头作用的同时,各个部门加强本部门建设,提升单兵种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园区整体协调、应对大型活动的水平,发挥集团军作战的长处,提升综合竞争力。

    2、开源的同时,进行节流:探索多元化用工渠道,降低用工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发挥财务预算分析作用。 

    (二)如何合理支配经济效益?

    1、做好硬件改造工作,合理规划、不断完善,科学有序地做好打算,把好钢在“刀刃”“刀身”“刀背”等各处做有效分配,确保新园常“新”。

    2、改善员工待遇。我们员工的工作动力,以及其“归属感”“自豪感”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待遇。对于依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的基层员工而言,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做“服务”、讲“奉献”,必须免除其后顾之忧,也就是让其不断分享单位的经济发展成果。

    三、打好底色――以文化人,建设队伍,凝聚人心 

    孔子在与弟子讨论文学时,曾经提出“绘事后素”的思想,即“要想做好绘画工作,先要打好底色”。对于一个单位而言,要想树立自身品牌,必须拥有内部认同、外部认可的组织文化。

    中关新园历经十年创业艰辛,创造出、传承下诸多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接下来我们要在北京大学以及会议中心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园区内在精神。这些文化,不是凭空用文字来描述的,而是要立足园区工作实际,结合社会酒店经验和高校接待单位特点,继续推进“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体现“以园为家、以人为本、共建和谐园区”文化理念,以自身多功能、多层次服务接待为特色,凸显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学校师生和各界宾客需求,让进入园区的校内外客人切切实实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上述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努力,只是建立一种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我们要认清当前形势,放得开眼界、踏得下心思,从学校大局、中心整体出发,从点滴具体工作做起,力争打造内外公认的“中关新园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