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众智 共话未来 服务学校 融合发展

日期:2018-11-16 信息来源:张胜群
 

    2018年9月5日、6日,会议中心召开了每年一度的研讨会,主题为“展望2023,共话中心发展”。本次研讨会对会议中心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关于本次研讨会和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本次研讨会。为了集合众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拟定的《会议中心2023发展计划》更加契合会议中心的实际工作,同时也是对中管干部的一次特殊培训,本次研讨会扩大了参会规模,参会人员在以往各单位管理班子成员基础上,增加了各单位一级部门负责人。

    对参加研讨会,大家都作了认真准备。这两天也听到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发言的层面不同,有宏观的有微观的;业务领域不同,涉及到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会务组织、大型活动举办、文艺演出、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稳定管理、队伍建设等。大家在发言时,大都结合自身或本部门的具体工作谈了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但是,对于中心的管理骨干,尤其是在每年一度的研讨会上,结合今年的主题,我更希望大家能够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领域做更细的分析、更深的思考,提出更成熟的想法和可操作性更强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中心未来的发展和美好前景还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实现。

    回顾2014年制定《会议中心2018发展计划》时,当年的研讨会是针对已接近成熟的文稿进行研讨。本次研讨会与2014年研讨会有所不同,因为《会议中心2023发展计划》启动时间相对早些,又是会议中心的第二个中期发展计划,是指导中心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纲领。因而将本次研讨会作为《会议中心2023发展计划》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使更多的管理骨干能够参与到计划的前期调研、分析、讨论等制定工作中来。通过研讨,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以求制定的计划目标任务在更大程度上符合中心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和学校政策调整和工作要求变化较快的新时代,重点把握服从服务学校和中心统筹两个方面,形成共识,提出实质性推进方案。

    二、关于服从和服务学校。通过研讨,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领会会议中心服从和服务学校的主要任务和精神内涵,取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会议中心成立于1999年9月,当时学校对会议中心的定位非常明确:“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实体”。据此,在2009年会议中心成立10周年之前,一直将“服务学校大局和广大宾客”作为根本宗旨。到2010年,将根本宗旨调整为“服从学校大局、服务广大师生和中外宾客”,从“服务学校大局”到“服从学校大局”,虽然一字之差,但其含义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本溯源,随着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对会议中心的工作要求做出了很大调整。这种调整开始于2007年,当时,学校为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领先的天文研究机构,将勺园管理部管辖的北招专家公寓收回并改建成了“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这是会议中心第一次服从学校的发展要求而做出的 “牺牲”;之后又陆续进行了以下几项较大调整:将勺园1-4号楼留学生宿舍调整为国内学生宿舍;将中关新园部分留学生公寓阶段性调整为国内研究生宿舍;将勺园5号楼专家公寓调整为行政办公综合楼;将勺园2号楼餐厅调整为食堂;讲堂不再承接校外单位活动;主校园内会议室不再提供给校外单位使用;将中关新园管理部晨光咖啡厅的一部分用作教职工自助餐厅。这些调整和改变,给会议中心的运行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客观地说是不利影响。这两天,大家在发言中已经多次谈到过,此处就不再赘述。但无论如何调整,无论调整带来何种影响,有一点大家必须深刻认识并需要强调:会议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二级部门,学校对会议中心的所有要求,我们都要不折不扣地服从,而且为了满足这些新要求,还要主动调整我们的工作方式甚至运行模式,从而尽快从不习惯到习惯到适应到创新发展。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国家在不断加大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的同时,相关管理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在新的形势下,新变化、新要求、新做法随时都会发生,学校某些新要求和新做法甚至会影响到会议中心近二十年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未来的五年,会议中心一定还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使会议中心的工作能够尽快顺应和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调整工作思路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准备。

    回顾会议中心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走过的路从来就不是平坦大道,更不是一帆风顺,所有的成就都是在克服了诸多困难和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之后取得的。因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不管出现什么新问题、发生什么新变化,会议中心这支经过多年锤炼而打造的优秀的干部和员工队伍,必将能够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开展新工作,完成新任务,取得新成绩。

   本学期,中关新园管理部中高层管理干部共同学习和分享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在前面的发言中,也有人提到过其中一些内容。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作为一名管理者应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但管理者不能脱离所在组织而存在,其中谈到了一些关于组织的内容。下面这段话与我们本次研讨的一些内容比较契合,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一个组织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视野、今天的优点和今天的成就,它就一定会丧失适应力。世事沧桑,一切都在变。所以,只满足于今天的企业,在变幻无常的明天就会感到难以生存下去。”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先生在第三章用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谈贡献。以“我能贡献什么”为主题,阐述了贡献对一个管理者甚至一个组织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讲了一个案例,美国一家医院的一位普通护士,叫白莉安,每次院中有关病人护理的事情要决定时,白莉安都要问:“我们对病人是否已尽了最大努力?”结果就是凡是白莉安主管的病房中的病人,都对医院很满意。因此,多年以来,这家医院人人都知道了所谓“白莉安原则”,那就是,凡事都必须先自问:“为贯彻本院的宗旨,我们真是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吗?”这也成为了这家医院所有人共同遵守的原则。

    这个案例的启示同样可以运用于会议中心。作为学校的一个二级部门,会议中心所管辖的四个实体部门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约占校本部总建筑面积的12%,全部为学校投资建设,学校对会议中心的定位很明确: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实体。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是会议中心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据此,会议中心将自身发展定位于“和学校发展同心同向同行”。学校是会议中心的“父母”,那么我们也应该时常自问:是否对自己的“父母”尽了最大努力?是否做了最大贡献?是否发自内心的服从了?

    三、关于统筹和融合。中心统筹和融合的话题由来已久,近几年尤甚。大家务必要客观、务实和辩证地看待统筹和融合。

    第一,大势所趋,发展使然。近几年,学校对会议中心统筹融合的要求越来越强,在政策导向、工作要求、接待服务、党工团业务、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学校都将会议中心看作一个整体并按照二级部门的要求布置工作。会议中心发展至今,日常运行日益平稳,工作开展日益顺畅,规章规范日益完善,员工队伍日益稳定,工作质量日益提升,服务水平日益提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形成了优质的组织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会议中心今后的发展道路必然是统筹共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统筹和融合工作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重要。在会议中心组织框架下加强各单位的工作统筹是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会议中心四个实体单位的发展历史各具特色,我们必须尊重四个单位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充分认识四个单位发展道路和模式的不同之处,重视四个单位成功运行的经历和经验,梳理四个单位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内容。改革是有风险的,统筹和融合同样存在风险。哪项工作需要统筹或融合,哪项工作需要保持个性,哪项工作因为缺乏统筹而出现了人财物的浪费、造成了较高的运行成本,统筹的必要性是否较强,可操作性是否成熟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根据工作实际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细致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统筹或融合方案并适时推出、落实。切不可为统筹而统筹、为融合而融合。本人认为,统筹和融合要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有利于某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中心整体及各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大家在发言中所说, 《会议中心2018发展计划》的实施,大大推进了中心的统筹和融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进一步深入的统筹和融合将需要对各单位和核心管理骨干的责权利进行细致梳理和重新配置,有些统筹或融合工作甚至会对目前的运行模式、工作方式、管理规范等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统筹或融合工作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结合实际工作,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推进统筹和融合工作。这也是今年研讨会要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