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室内合唱团举行第二场公演

日期:2016-06-08 信息来源:讲堂管理部
 

    6月5日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室内合唱团(以下简称“讲堂室内合唱团”)第二次公演在讲堂多功能厅圆满落幕。延续去年12月首次公演主题,“音乐那点事儿用合唱来讲述”迎来“第二乐章”,常任指挥蓬勃、助理指挥王铮与合唱团成员一道,带观众继续在合唱天籁中享受音乐,净化心灵。

音乐那点事儿,用合唱来讲述(二)

    讲堂室内合唱团成立于2015年,是依托讲堂这一北大校园文化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合唱爱好者,自主招募组建的一支合唱团体,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标志着讲堂从自主策划精品演出,走向创建常驻演出团体并独立制作演出项目的新阶段;也是讲堂深化“弘扬高雅艺术、服务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的又一举措,是讲堂在北京大学创建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实践。

小合唱清新简约

    讲堂室内合唱团成员来自不同行业,涵盖各个年龄段,大多着丰富的合唱经验,组建伊始,便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专业指导。于去年12月的首演也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可。此次合唱团再启程,在曲目选择上,涵盖古今中外;在音乐题材上,从民歌风格合唱到诗作合唱、流行合唱等悉数呈现;在演唱方法上,大合唱之外也兼伴清新简约的小合唱,让人领略到不同的音乐之美。

  音乐会上半场由王铮指挥。民歌风格的《瑶山夜歌》时而如流水延绵,时而轻快欢脱,男女声部错落有致,带来丰富意趣;外国合唱作品《My Heart Will Go On》不同于席琳?迪翁的原唱风格,更多几分似水的柔情,男女声部的对话仿佛情人间的耳旁轻喃,互诉衷肠;备受期待的小合唱作品《And So It Goes》《Singin’ In the Rain》一慢一快,相互辉映,或如泣如诉,或跳跃轻盈,熟悉的旋律在合唱团的全新演绎中倍加动人。

蓬勃担任下半场指挥

    由蓬勃担任指挥的下半场中呈现了不同风格的中国作品。徐志摩的诗作改编为合唱作品,隽永诗情在旋律中再次升华;流行合唱作品《闪亮的日子》《生死不离》唱响青春与信念,勾起观众无限情思;而演绎作曲家瞿希贤创作的近代合唱名作部分时,蓬勃还展示了当年与瞿希贤的书信,曲目也变为立体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演出期间,同时担任讲解的蓬勃老师没有单纯做曲目介绍,而是融音乐知识、欣赏要点于一体,甚至毫不避讳指出演出中的不足之处,为观众示范、讲解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在声音训练、换气技巧、发音方法、伴奏效果等诸多细节上的精细考量。亲切朴素而又接地气的讲解时不时引来观众的会心欢笑。而在这歌唱与讲解间,也让观众得见合唱团一直所遵循的专业科学、严谨系统的学习训练方法和高水准的艺术追求。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左二)、原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左一)与演职人员亲切交流

    音乐会在《大江东去》的铿锵中走向尾声,如潮的掌声表达着观众的赞许与感动。最后,合唱团返场加演,一曲《As Long As I Have Music》恰恰浸润着团员们对合唱艺术的由衷热爱。演出结束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原常务副校长迟惠生上台与演职人员亲切交流、合影留念,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希望讲堂室内合唱团在坚持艺术的道路上不懈努力。融知识与艺术于一体,用实践传承、延续自蔡元培以来北大美育教育传统,这也正是讲堂“高雅艺术殿堂”“素质教育课堂”双重定位的良好体现。